脑膜炎怎么检查出来

邵自强 主任医师

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  神经内科

脑膜炎可通过脑脊液检查、血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体格检查、病原学检查等方式诊断。脑膜炎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真菌感染、寄生虫感染、非感染性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
1、脑脊液检查:

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确诊脑膜炎的金标准。脑脊液压力升高、白细胞计数异常、蛋白含量增高、糖含量降低等指标可提示感染类型。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浑浊状,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改变,病毒性脑膜炎多为清亮液体。

2、血液检查:

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,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反映炎症程度,血培养可明确致病菌。严重感染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。

3、影像学检查:

头颅CT或MRI能排除脑脓肿、脑出血等并发症,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征象。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CT可见基底节区低密度灶,结核性脑膜炎MRI显示脑底池闭塞。影像学检查对评估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具有重要价值。

4、体格检查:

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、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。婴幼儿前囟膨隆是特征性表现,部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。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皮肤瘀点瘀斑,结核性脑膜炎可伴午后低热和盗汗。

5、病原学检查:

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快速识别细菌类型,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具有高敏感性。结核菌素试验和隐球菌抗原检测有助于特殊类型诊断。宏基因组测序可一次性筛查多种病原体,适用于疑难病例。

疑似脑膜炎患者需立即就医,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。恢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,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、蒸蛋,避免辛辣刺激。预防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、肺炎球菌疫苗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出现持续头痛发热症状应及时神经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