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是心慌气短怎么回事

郝盼盼 主任医师

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心血管内科

总是心慌气短可能由焦虑情绪、贫血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心理调节、补铁治疗、抗甲状腺药物、抗心律失常药物、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。

1、焦虑情绪:

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,导致心悸和呼吸急促。建议通过正念冥想、腹式呼吸训练等放松技巧缓解症状,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。

2、贫血因素:

缺铁性贫血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,引发代偿性心率加快。可能与月经量过多、消化道出血有关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乏力。需增加红肉、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摄入,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。

3、甲亢问题:

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代谢率,常伴随多汗、手抖、体重下降。可能与Graves病、甲状腺结节有关。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,定期监测TSH水平。

4、心律失常:

房颤、室性早搏等电传导异常会导致心悸感,严重时可出现黑朦。动态心电图能明确诊断,可选用美托洛尔、普罗帕酮等药物控制心率,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。

5、心功能减退:

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变导致泵血功能下降时,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心悸。冠脉造影可确诊冠心病,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凝、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重构,终末期需心脏移植。

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并控制每日饮水量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。推荐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有氧训练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若症状持续或伴随胸痛、晕厥,应立即到心血管专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