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
胃镜发现早期胃癌主要通过直接观察黏膜变化、染色内镜技术、放大内镜评估、活检病理检查及超声内镜辅助。
普通胃镜可识别黏膜异常如发红、糜烂或微隆起。早期胃癌常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、色泽改变苍白或充血,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。医生通过高清摄像头放大图像,重点观察胃窦、胃角等好发区域,发现可疑病灶需进一步评估。
喷洒靛胭脂或醋酸等染色剂增强病灶对比度。肠型胃癌在染色后呈现不规则腺管开口,未染色区可能提示黏膜癌变。该方法可将早期癌检出率提高20%-30%,尤其适用于平坦型病变的识别。
通过80-150倍光学放大观察微血管和腺体结构。早期癌的微血管常表现为螺旋形、树枝状异常增生,腺体排列紊乱。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黏膜表层血管网,区分肠化生与早癌。
对可疑区域进行多点多方位钳取组织。活检应避开坏死部位,取材深度达黏膜肌层,病理检查发现异性腺体或印戒细胞可确诊。活检阳性率与操作者经验相关,通常需3-5块组织以提高准确性。
高频超声探头判断肿瘤浸润深度。早期胃癌典型表现为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增厚,伴有低回声改变。该技术可区分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,对确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关键指导价值。
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-3年接受胃镜筛查,高风险者应缩短间隔。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,术后2小时禁食。日常减少腌制食品摄入,增加新鲜蔬果、西兰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,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癌变风险。胃部持续不适或异常消瘦者需及时完善胃镜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