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
哺乳期月经不调属于正常现象。由于泌乳素水平升高抑制卵巢功能,多数产妇在哺乳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、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。
哺乳期月经不调主要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。产后垂体分泌的泌乳素会持续处于较高水平,这种激素不仅促进乳汁分泌,还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,导致卵巢功能暂时受抑制。随着哺乳频率降低或断奶,泌乳素水平逐渐回落,月经周期通常会在停止哺乳后1-2个月内恢复正常。
常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至40-60天,经期缩短为2-3天,经量明显少于孕前。部分产妇可能出现点滴出血或间歇性出血,少数完全闭经。这些变化属于生理性调节,无需特殊治疗。若伴随严重腹痛、异常出血或哺乳停止3个月后仍未恢复月经,需排查子宫复旧不良、内分泌失调等病理性因素。
哺乳期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,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、菠菜等食物预防贫血。适度进行产后康复锻炼,避免剧烈运动。保持规律作息,哺乳期间仍需采取避孕措施,因排卵可能先于月经恢复。若出现持续头晕乏力、异常分泌物或哺乳停止后长时间闭经,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及激素水平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