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
鼻骨骨折半个月后通常难以手法复位,需结合影像学评估骨痂形成情况。
鼻骨骨折的最佳复位窗口期为伤后7-10天,超过此时限可能因纤维组织粘连和早期骨痂形成导致闭合复位困难。骨折两周后,约60%病例会出现明显骨性愈合迹象,此时强行手法复位可能造成二次损伤。需通过CT三维重建判断骨折断端位置,若显示明显错位影响呼吸功能或外观,需考虑全麻下手术复位。
骨折线对位良好且无鼻腔通气障碍时,即便超过半个月仍可观察自愈。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,避免擤鼻或外力碰撞。配合口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伤科接骨片,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。此阶段佩戴鼻部保护支具可防止二次移位,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少面部充血。
当CT显示骨折端成角超过15度或伴有鼻中隔偏曲时,需行鼻骨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。手术在全麻下进行,通过鼻腔内切口剥离粘连组织,使用骨凿重新断裂已愈合部位后复位。术后需填塞膨胀海绵72小时固定,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。值得注意的是,超过3周的陈旧性骨折可能需截骨矫形,术后鼻梁外形恢复程度较新鲜骨折差约30%。
康复期应持续3个月鼻腔护理,避免游泳、潜水等可能增加鼻部压力的活动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,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效乳制品摄入。可进行深呼吸训练改善鼻腔通气功能,但禁止剧烈跑跳等可能引发头部震荡的运动。若出现持续性鼻塞、嗅觉减退或外形明显畸形,建议6个月后行二期修复手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