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
急性胰腺炎后出现厌食症状可能与消化功能受损、炎症反应持续、心理因素影响、营养代谢紊乱及药物副作用有关。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心理干预、营养支持、药物调整及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。
急性胰腺炎会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,消化酶分泌不足,影响食物分解吸收。患者进食后易出现腹胀、腹泻等不适,进而引发厌食。治疗需采用低脂易消化饮食,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。
胰腺炎症未完全消退时,体内炎性因子持续释放,可能抑制食欲中枢。表现为进食后腹痛加重、恶心呕吐。需通过血常规及影像学复查评估炎症状态,必要时继续抗炎治疗。
疾病带来的疼痛记忆和住院创伤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,形成条件反射性厌食。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,建立渐进式饮食计划,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。
长期禁食或吸收不良会导致维生素B1、锌等营养素缺乏,加重味觉减退和食欲下降。需检测血清营养素水平,针对性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。
治疗中使用的生长抑素类似物、抗生素等药物可能直接抑制胃肠蠕动或改变肠道菌群。应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,辅以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。
康复期建议采用少食多餐原则,每日5-6餐,每餐控制在200-300克。优先选择清蒸鱼、嫩豆腐、米粥等低脂高蛋白食物,避免油炸食品及酒精。可进行餐前散步或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,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。定期监测体重变化,若持续厌食超过2周或体重下降超过5%,需及时复查胰腺CT及营养评估。逐步恢复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、散步等,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和心理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