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胰腺炎名词解释

王超 主任医师

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  感染内科

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突发炎症反应的急腹症,主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、酒精刺激、高脂血症、胰管梗阻及药物因素。

1、胆道疾病:

胆结石或胆道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诱因,结石嵌顿于胆胰管共同开口处可导致胰液逆流,激活消化酶引发胰腺自体消化。典型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,血液检查可见淀粉酶显著升高。

2、酒精刺激:

长期酗酒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,促使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。此类患者常伴慢性酒精性肝病,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并向腰背部放射,CT检查可见胰腺弥漫性肿大。

3、高脂血症:

血清甘油三酯超过11.3毫摩尔每升时,脂质微栓可阻塞胰腺微循环。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或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,特征性表现为乳糜血和黄色瘤,需紧急血浆置换治疗。

4、胰管梗阻:

胰腺肿瘤、先天性胰管畸形或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均可阻碍胰液排出。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胰腺炎,影像学可见胰管扩张或占位病变,需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解除梗阻。

5、药物因素:

硫唑嘌呤、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诱发胰腺代谢异常。临床表现为用药后2-8周出现持续腹痛,血清脂肪酶升高程度常超过淀粉酶,停药后症状多可缓解。

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食直至腹痛缓解,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。恢复期每日脂肪摄入应控制在30克以下,优先选择清蒸鱼、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。建议戒酒并控制体重,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。适度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,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。出现持续发热、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