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胰腺炎饮食注意事项

王超 主任医师

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  感染内科

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遵循低脂、易消化、渐进式饮食原则,恢复期饮食调整主要分为禁食期、流质期、半流质期、软食期和普食期五个阶段。

1、禁食期:

发病初期需完全禁食禁水,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。此时胰腺处于炎症急性期,任何食物刺激都可能加重胰酶分泌,导致腹痛加剧或坏死范围扩大。通常需持续3-5天直至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值3倍以下。

2、流质期:

可逐步引入无脂流质饮食如米汤、藕粉、过滤菜汤等,每日分6-8次少量摄入。此阶段需监测腹痛程度和血淀粉酶变化,若出现腹胀呕吐应立即停止进食。持续2-3天后若无不适可过渡至下一阶段。

3、半流质期:

选择低脂半流食如稀粥、烂面条、蒸蛋羹等,蛋白质控制在每日0.8-1g/kg体重。需避免高纤维食物如杂粮、菌菇等,烹调时禁用动物油和油炸方式。此阶段通常维持5-7天。

4、软食期:

可尝试低脂软食如清蒸鱼、嫩豆腐、去皮鸡肉等,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20g。食物需切碎煮烂,保持温度适宜。此时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,若出现脂肪泻需退回上一饮食阶段。

5、普食期:

逐步恢复常规饮食后仍需长期控制脂肪摄入,每日不超过40g。优先选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材如西兰花、蓝莓等,严格禁酒并避免暴饮暴食。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,减少调味品使用。

康复期需建立规律进食习惯,每日4-6餐且每餐七分饱。可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,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。恢复运动应从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开始,避免增加腹压动作。定期监测血糖和粪便隐血,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。长期随访中需警惕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