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骨骨折造成鼻中隔偏曲

6.55万次浏览

侯大为 主任医师

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  新生儿外科

鼻骨骨折可能导致鼻中隔偏曲,通常由外伤撞击、骨折错位愈合、软骨损伤、发育异常及既往手术史等因素引起,可通过手法复位、鼻中隔成形术、药物治疗、鼻腔填塞及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。

1、外伤撞击:

鼻部受到直接暴力撞击是鼻骨骨折最常见原因,如运动损伤、交通事故或跌倒。外力作用下鼻骨断裂并挤压鼻中隔软骨,导致其偏离中线。急性期需冷敷止血,48小时后若仍有明显畸形,需在局部麻醉下行闭合性手法复位。

2、骨折错位愈合:

鼻骨骨折后未及时复位或固定不当,骨痂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错位愈合。错位的鼻骨持续压迫鼻中隔,造成渐进性偏曲。伤后2周内可通过开放性复位术矫正,超过3周则需等待骨折完全愈合后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。

3、软骨损伤:

鼻中隔软骨在骨折时可能发生断裂或脱位,失去支撑作用后向一侧倾斜。患者常伴持续性鼻塞、反复鼻出血。轻度偏曲可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水肿,严重者需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保留软骨支架。

4、发育异常:

青少年鼻中隔软骨发育不均衡时,轻微骨折即可加重原有偏曲。表现为双侧鼻腔通气差异超过70%,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。需待18岁后鼻部发育成熟,再评估是否需行鼻中隔三线减张缝合术。

5、既往手术史:

曾接受鼻整形或鼻窦手术者,鼻部结构稳定性降低,骨折后更易发生复杂偏曲。这类患者需在术中同时处理骨折与陈旧性瘢痕,采用鼻中隔延伸移植物重建支撑结构,术后需佩戴鼻夹板4-6周。

鼻骨骨折后应避免用力擤鼻、佩戴眼镜及剧烈运动3个月,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肿胀。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、西兰花促进凝血,补充蛋白质加速软骨修复。恢复期每日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,定期复查鼻内镜观察愈合情况,若出现嗅觉减退或头痛需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