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
新生儿痤疮与湿疹可通过发病机制、皮损特征、好发部位、伴随症状及病程进行鉴别。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发病年龄、皮损形态、瘙痒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。
新生儿痤疮主要与母体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增生有关,属于暂时性生理现象。湿疹多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或过敏原接触引发,属于病理性免疫反应。前者常见于出生后2-4周,后者可发生于任何月龄。
痤疮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,中央可见白色角栓,类似成人粉刺。湿疹呈现红斑、丘疹伴渗出或脱屑,严重时出现皮肤皲裂。痤疮皮损孤立分布,湿疹常融合成片状。
痤疮好发于面部T区额头、鼻部、下巴,偶见于头皮。湿疹多见于双颊、耳后、四肢屈侧等部位,尿布区也可能受累。两者分布差异与皮脂腺密度和摩擦刺激有关。
痤疮通常无自觉症状,偶有轻微触痛。湿疹伴随明显瘙痒,患儿表现为烦躁哭闹、睡眠不安及搔抓行为。后者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,出现脓性分泌物。
新生儿痤疮多在3-4个月内自愈,无需特殊处理。湿疹呈慢性复发性,需长期保湿护理,严重时需外用糖皮质激素。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饮食回避可能改善湿疹症状。
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痤疮患儿避免过度擦拭,湿疹患儿建议每日温水沐浴后立即涂抹无香料润肤霜。选择纯棉透气衣物,室内湿度维持在50%-60%。哺乳期母亲应记录饮食日记,观察可疑过敏原。若皮损持续加重、出现发热或脓疱扩散,需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。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,适度阳光暴露有助于痤疮消退,但湿疹患儿需做好防晒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