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
湿疹反复发作可能提示机体免疫调节异常或存在潜在过敏原接触,长期湿疹需警惕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疾病。湿疹迁延不愈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缺陷、遗传易感性、环境刺激物持续暴露、微生物定植失衡、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。
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角质层结构异常,皮肤水分丢失增加,外界过敏原更易穿透表皮。需长期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屏障,避免碱性清洁产品。
特应性体质患者IL-4、IL-13等Th2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,IgE水平升高。此类人群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,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针对性规避。
长期接触镍合金饰品、含防腐剂化妆品或尘螨等致敏原,可诱发持续性变态反应。表现为红斑基底上密集丘疱疹,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物质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可激活T细胞,加重皮肤炎症。严重者需进行细菌培养,必要时短期使用夫西地酸等抗菌药物。
焦虑抑郁状态通过神经肽P物质释放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,夜间搔抓形成"瘙痒-搔抓-炎症"恶性循环。可尝试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认知行为治疗。
慢性湿疹患者建议选择纯棉透气衣物,室内湿度保持在50%-60%。每日使用无香精润肤霜至少2次,沐浴水温不超过37℃。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,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-3脂肪酸。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出汗项目,运动后及时冲洗。若皮损持续增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,需皮肤科就诊排除合并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