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

郝盼盼 主任医师

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心血管内科

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由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吸烟及遗传因素引起,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、药物治疗、定期监测等方式管理。

1、高血压:

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,促使脂质沉积形成斑块。控制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,每日不超过5克,同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、缬沙坦等。血压稳定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可减缓斑块进展。

2、高脂血症:

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是斑块形成的核心因素。建议减少动物内脏、油炸食品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。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,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。

3、糖尿病:

血糖异常加速动脉硬化进程,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%以下。除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外,需配合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每周至少150分钟。糖尿病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时卒中风险增加2-4倍。

4、吸烟:

烟草中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,使斑块不稳定。戒烟1年后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%,建议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安非他酮辅助戒烟。被动吸烟同样需避免。

5、遗传因素:

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疾病会导致早发动脉硬化。此类患者需更严格的血脂管理,必要时行脂蛋白血浆置换。直系亲属有早发心脑血管病史者应提前筛查颈动脉超声。

日常需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,多摄入深海鱼、橄榄油、坚果,每周食用3次以上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。运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,避免剧烈爆发性运动。每6-12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,观察斑块稳定性变化。出现头晕、视物模糊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