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晏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
肠道癌变的前期征兆主要有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、腹痛、体重下降、贫血等。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肠道存在异常病变,需及时就医排查。
肠道癌变早期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,粪便形状变细或不成形。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,这种改变持续超过两周需警惕。肠道肿瘤可能阻碍粪便通过或刺激肠壁,导致排便规律紊乱。
便血是肠道癌变的典型信号,可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、便后滴血或黑便。直肠癌出血多为鲜红色,结肠癌出血常呈暗红色或柏油样。需与痔疮出血鉴别,持续或反复便血必须进行肠镜检查。
肿瘤生长可能引起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,多位于中下腹部。疼痛常伴随肠鸣音亢进或腹胀,进食后可能加重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肠梗阻导致的剧烈腹痛伴呕吐。
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5%且无明确原因需警惕恶性肿瘤。肠道肿瘤消耗机体营养,同时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。患者常伴食欲减退、早饱感,部分出现进食后腹部不适。
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乏力、头晕。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也可能抑制造血功能。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贫血应排查消化道肿瘤,尤其需关注粪便潜血试验结果。
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测,高风险人群每3-5年接受肠镜检查。日常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。保持规律运动习惯,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。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,应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,完善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。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获得根治,避免病情进展至中晚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