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岁漏尿女性应该如何治疗

李青 主任医师

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  泌尿外科

50岁女性漏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、药物治疗、电刺激疗法、膀胱训练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漏尿通常由盆底肌松弛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尿道括约肌损伤、慢性咳嗽、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
1、盆底肌训练:

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,每日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练习,每次持续收缩5-10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为一组,每天练习3-4组。坚持3个月以上可显著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,尤其适合产后或围绝经期女性。

2、药物治疗:

米拉贝隆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,托特罗定能减少膀胱不自主收缩,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阴道萎缩导致的尿道闭合不全。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注意可能出现口干、便秘等副作用。

3、电刺激疗法:

通过阴道电极发放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,每周治疗2-3次,每次20-30分钟。该疗法能唤醒萎缩的神经肌肉,改善肌肉协调性,对混合型尿失禁效果显著,通常需要连续治疗6-8周。

4、膀胱训练:

制定规律排尿时间表,初期每2小时排尿1次,逐渐延长间隔至3-4小时。排尿时采用双排尿法,排空后等待1分钟再次尝试排尿。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发现诱因,6-12周训练可重建膀胱控制功能。

5、手术治疗:

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,通过植入吊带增强尿道支撑;膀胱颈悬吊术可矫正膀胱位置异常。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3个月,80%患者术后漏尿症状完全消失。

建议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-2000毫升,避免咖啡、酒精等利尿饮品。穿着棉质透气内裤,使用成人护理垫预防皮肤刺激。练习瑜伽中的船式、桥式等体式可辅助强化核心肌群。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,BMI超过25会加重盆底压力。咳嗽或打喷嚏前交叉双腿可减少漏尿发生,长期便秘者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尿、排尿疼痛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