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
伤口结痂周围发红疼痛可能与局部感染、机械刺激、过敏反应、炎症反应、愈合异常等因素有关。可通过消毒处理、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、物理治疗、手术清创等方式干预。
细菌侵入伤口是结痂周围红肿热痛的常见原因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时,会出现明显压痛伴黄色渗液。需使用碘伏溶液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,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。每日观察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衣物摩擦或不当抓挠会导致结痂边缘机械性损伤。表现为线性红斑伴表皮剥脱,疼痛呈针刺样。建议穿戴宽松衣物,夜间可覆盖无菌纱布。避免强行剥离痂皮,新生的上皮组织脆弱易受损。
对创可贴粘胶或外用药物成分过敏时,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伴瘙痒。常见于使用含苯佐卡因的喷雾剂后。立即停用致敏产品,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。反复过敏者需进行斑贴试验。
愈合过程中白细胞聚集会引发生理性炎症,表现为痂周1-2毫米范围淡红晕。属于正常修复现象,通常3-5天自行消退。可局部冷敷缓解灼热感,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。
糖尿病或营养不良患者易出现痂下积液,导致持续性胀痛伴暗紫色边缘。需拆除部分痂皮引流,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肉芽生长。监测血糖水平并补充蛋白质对慢性伤口愈合至关重要。
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是基础护理要点,每日用无菌棉签清理渗出物。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,瘦肉、牡蛎和猕猴桃都是优质来源。恢复期间避免游泳或泡澡,沐浴后及时擦干周围皮肤。如红肿范围扩大或出现搏动性疼痛,需立即就医排除深部组织感染。睡眠时抬高患肢可减轻局部充血,使用记忆棉枕头固定肢体位置减少摩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