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
起床后头晕目眩站不稳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、耳石症、贫血、低血糖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,可通过调整起床动作、耳石复位、补铁治疗、规律进食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方式改善。
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迟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,表现为眼前发黑、站立不稳。建议起床时遵循“三个30秒”原则:醒后平躺30秒、坐起30秒、双腿下垂30秒再站立。高血压患者需监测服药后血压波动,避免过度限盐。
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,典型表现为翻身、仰头时短暂旋转性眩晕。可通过Epley手法进行耳石复位治疗,避免突然转头。急性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药物,但需排除脑卒中前兆。
血红蛋白不足降低血液携氧能力,晨起时易出现面色苍白、心悸伴头晕。建议检测血清铁蛋白,确诊后补充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。增加红肉、动物肝脏摄入,饮茶需与补铁间隔2小时。
糖尿病患者夜间胰岛素过量或进食不足引发清晨头晕、冷汗。睡前监测血糖,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。可备快速升糖食品于床头,避免空腹晨练。非糖尿病患者需排查胰岛素瘤可能。
夜间反复缺氧导致晨起头痛、嗜睡。肥胖者需减重并侧卧睡眠,中重度患者建议使用呼吸机治疗。戒烟酒可减轻上气道水肿,避免服用镇静类药物加重呼吸抑制。
长期晨起眩晕者应记录发作频率与诱因,监测晨起血压血糖。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,避免空腹饮用咖啡。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平衡操可改善稳定性,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。睡眠时保持头部稍抬高,选择支撑性良好的枕头。若伴随喷射性呕吐、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