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吃什么药

陈勇 副主任医师

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消化内科

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可通过铝碳酸镁、瑞巴派特、替普瑞酮等药物治疗。该病症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胆汁反流、长期用药刺激、免疫因素、遗传倾向等原因引起。

1、铝碳酸镁:

铝碳酸镁为抗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,能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层覆盖糜烂面。该药物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烧心,可缓解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伤。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镁浓度,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
2、瑞巴派特:

瑞巴派特通过增加胃黏液分泌和前列腺素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。该药对酒精或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,能改善肠上皮化生区域的炎症状态。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及时停药。

3、替普瑞酮:

替普瑞酮属于胃黏膜修复剂,通过促进磷脂合成加速黏膜再生。该药特别适用于伴肠化生的慢性胃炎,能改善胃黏膜血流供应。服药期间需避免与铁剂同服以免影响吸收。

4、幽门螺杆菌感染:

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密切相关,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、餐后饱胀。根除治疗需采用铋剂四联疗法,包含质子泵抑制剂、两种抗生素及铋剂。

5、胆汁反流:

胆汁反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肠上皮化生,常伴随口苦、胆汁样呕吐。除药物治疗外需调整体位避免夜间反流,严重者需考虑胆道分流手术干预。

日常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,推荐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。可适量食用山药、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,每日进食5-6次小份餐减轻胃部负担。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,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等。定期胃镜复查监测肠化生变化情况,出现持续腹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