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
白细胞极低可能由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药物副作用、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疾病,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。患者可能出现贫血、感染和出血倾向。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,同时需预防感染和出血。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,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。患者常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。治疗包括支持治疗、免疫调节剂和去甲基化药物,高危患者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导致白细胞破坏增加。患者可能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多系统症状。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,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疾病活动度。
某些化疗药物、抗生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。患者通常在用药后出现白细胞下降,停药后可逐渐恢复。必要时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生成。
EB病毒、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暂时抑制骨髓造血。患者常伴有发热、咽痛等感染症状。治疗以抗病毒和对症支持为主,多数患者随着感染控制白细胞可恢复正常。
白细胞极低患者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。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,适当食用瘦肉、鸡蛋、新鲜蔬果等。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定期复查血常规。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时机。同时需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