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
肠粘连最坏的结果可能包括肠梗阻、肠坏死、腹膜炎、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。肠粘连的严重并发症通常由粘连组织牵拉或压迫肠道引起,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。
肠粘连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,形成机械性肠梗阻。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、呕吐、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。急性完全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粘连,部分性梗阻可尝试禁食、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。
长期肠梗阻可能造成肠壁血供障碍,导致肠管缺血坏死。坏死肠段若未及时切除,毒素吸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。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腹痛、腹膜刺激征及全身中毒症状,需立即行肠切除吻合术。
肠坏死穿孔后肠道内容物外溢,可引发细菌性腹膜炎。患者出现全腹压痛、反跳痛、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,伴有高热、白细胞显著升高。治疗需手术清理腹腔并放置引流,联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。
严重腹腔感染可能导致病原体入血,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。表现为寒战高热、呼吸心率增快、血压下降等脓毒症症状。需进行血培养、经验性抗感染治疗,必要时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。
严重感染和休克可导致心、肺、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。临床表现为少尿、呼吸困难、意识障碍等,需重症监护治疗。死亡率随受累器官数量增加而显著升高,需早期识别并干预。
预防肠粘连并发症需重视术后早期活动,促进肠蠕动恢复。饮食应循序渐进,从流质过渡到普食,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。出现持续腹痛、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,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评估粘连情况。适当腹部按摩及适度运动有助于减少粘连形成,但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肠扭转风险需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