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肠胃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

陈勇 副主任医师

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消化内科

急性肠胃炎可能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饮食不当、药物刺激、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
1、病毒感染:

诺如病毒、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是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。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消化道,破坏肠黏膜屏障,引发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治疗以补液和电解质平衡为主,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。

2、细菌感染:

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等致病菌污染食物后,会产生肠毒素直接损伤肠道。患者可能出现发热、血便等全身症状。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,轻症者口服补液盐,重症需抗生素治疗。

3、饮食不当:

暴饮暴食或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。高脂饮食延缓胃排空,生冷食物刺激胃肠蠕动加快,都可能诱发炎症反应。调整饮食结构,选择易消化的米粥、面条等食物有助于恢复。

4、药物刺激:

非甾体抗炎药、抗生素等药物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。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导致胃酸分泌异常。出现药物相关性肠胃炎时应及时停药,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。

5、寄生虫感染:

贾第鞭毛虫、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通过污染水源传播。寄生虫吸附在肠壁会引发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。确诊需粪便镜检,治疗需使用抗原虫药物,同时注意饮用水消毒。

预防急性肠胃炎需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生食海鲜和未洗净的果蔬。发病期间建议食用低渣饮食如蒸蛋、苹果泥,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。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山药、南瓜等健脾食材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。出现持续呕吐、高热或血便时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