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应该怎么运动

6.82万次浏览

李爱国 主任医师

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  内分泌科

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有氧运动、抗阻训练、柔韧性练习、平衡训练、间歇运动等方式改善血糖控制。运动干预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调整强度与类型。

1、有氧运动:

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,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。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%-70%,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经专业评估后制定方案。

2、抗阻训练:

弹力带训练、器械练习等抗阻运动能增加肌肉量,促进葡萄糖代谢。每周建议2-3次,重点锻炼大肌群。血糖波动较大或存在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,防止血压骤升。

3、柔韧性练习:

瑜伽、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,适合老年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。练习时需注意体位变化速度,预防体位性低血压。建议作为有氧运动的补充训练。

4、平衡训练:

单腿站立、踮脚行走等练习可降低跌倒风险,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存在感觉异常的患者。训练需在安全环境下进行,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。合并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者需医生指导。

5、间歇运动:

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训练能更有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。适用于体能较好的中青年患者,运动前后需加强血糖监测。未规律用药或近期有酮症酸中毒病史者禁用该模式。

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,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。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袜,避免足部损伤。合并高血压者运动时避免憋气动作,肾病晚期患者需限制高强度运动。建议在专业医师和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,逐步建立规律运动习惯,配合饮食管理与药物治疗实现血糖长期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