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
肝癌介入治疗存在痊愈可能,具体效果与肿瘤分期、肝功能状态、治疗方式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早期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痊愈概率较高。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、未发生血管侵犯的单一病灶,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50%以上。中晚期患者治愈率随肿瘤负荷增加而显著降低。
Child-Pugh分级A级患者肝脏代偿功能良好,能耐受多次介入治疗,肿瘤完全坏死率可达30%-40%。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效果受限,需结合保肝治疗。
射频消融对3厘米以下病灶可实现完全灭活,联合肝动脉栓塞可提高疗效。载药微球栓塞较传统碘油栓塞具有更高肿瘤坏死率,部分患者可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。
介入治疗后联合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、仑伐替尼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增强抗肿瘤效应,与介入治疗存在协同作用。
治愈标准需满足连续5年影像学无复发且甲胎蛋白正常。治疗后每3个月需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,发现新发病灶可重复介入治疗,部分患者通过多次干预获得长期生存。
介入治疗后需保持优质蛋白饮食,每日摄入1.2-1.5克/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有助于肝功能恢复。适度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机体代谢状态。严格戒酒并避免霉变食物,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。保持规律作息与乐观心态对提升免疫功能具有积极作用,术后前两年每3个月需复查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