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
糖尿病患者每日排尿次数通常超过8次,排尿频次增加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、渗透性利尿、泌尿系统感染、神经源性膀胱、饮水习惯等因素有关。
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,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,形成渗透性利尿。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,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、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,配合饮食控制维持血糖稳定。
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,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并带走大量水分。这种情况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或SGLT-2抑制剂类药物减少尿糖排泄,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。
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膀胱炎或尿道炎,表现为尿频尿急。确诊后需进行尿培养检查,根据结果选用头孢克肟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,同时加强会阴部清洁。
长期糖尿病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,导致排尿功能紊乱。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改善症状,严重者需间歇导尿或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。
部分患者因口渴多饮导致生理性尿频。建议记录24小时饮水量,控制每日液体摄入在2000毫升左右,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影响睡眠。
糖尿病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,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、荞麦,限制精制糖摄入。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眼底检查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夜间排尿超过3次需警惕糖尿病肾病可能,建议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控制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