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
结肠癌二期通常不需要化疗,主要适用于低危患者且术后病理显示无高危因素的情况。决定因素包括肿瘤浸润深度、淋巴结转移状态、分化程度、脉管侵犯及微卫星不稳定性。
T3期以下肿瘤未穿透肌层的结肠癌二期患者复发风险较低,术后单纯手术切除即可达到较好效果。若肿瘤仅侵犯固有肌层T2期或黏膜下层T1期,5年生存率可达85%以上,此时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。
病理检查确认无淋巴结转移N0期是免化疗的关键依据。通过至少12枚淋巴结的病理评估未发现癌细胞转移,说明肿瘤尚未突破局部范围,系统性扩散可能性低于10%。
中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较低,细胞异型性小,生长速度慢。这类肿瘤对化疗敏感性较差,而手术根治效果显著,辅助化疗仅能提高不足3%的5年生存率。
病理报告中未见淋巴管或血管癌栓,提示肿瘤通过脉管系统转移的风险较小。脉管侵犯阴性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比阳性患者低50%以上,这类患者化疗必要性大幅降低。
MSI-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结肠癌对5-FU类化疗药物反应率低,甚至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。这类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更优,常规化疗不作为推荐方案。
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结肠癌二期患者,建议每3-6个月进行CEA检测和腹部CT随访,同时保持高纤维低脂饮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。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。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肠镜,2年后可延长至半年一次。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