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腺癌和结肠癌区别是什么

胡兴胜 主任医师

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  肿瘤内科

结肠腺癌是结肠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,约占结肠癌的90%以上。两者区别主要在于组织学分类、恶性程度、治疗方案及预后差异。

1、组织学差异:

结肠腺癌属于腺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,显微镜下可见腺管样结构;而结肠癌是泛指所有结肠恶性肿瘤的总称,除腺癌外还包括鳞癌、神经内分泌癌等罕见类型。腺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、中、低三级,分化程度直接影响预后。

2、发病机制:

结肠腺癌多遵循"腺瘤-癌变"发展模式,与AP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;其他类型结肠癌可能起源于不同细胞系,如鳞癌与HPV感染相关。腺癌常见KRAS、TP53等驱动基因突变,这些分子特征影响靶向治疗选择。

3、临床表现:

结肠腺癌早期多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或潜血阳性,进展期可出现肠梗阻症状;特殊类型结肠癌如神经内分泌癌可能以类癌综合征为首发表现。腺癌肝转移发生率高达50%,而鳞癌更易发生局部浸润。

4、诊断方法:

所有结肠癌均需肠镜取活检确诊,但腺癌需加做免疫组化检测CK20、CDX2等标志物。影像学评估中,腺癌需重点排查肝转移,其他类型可能需增加PET-CT检查。基因检测对腺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指导价值。

5、治疗策略:

腺癌首选手术切除配合FOLFOX等化疗方案,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适用于RAS野生型患者;鳞癌等罕见类型对放疗更敏感。腺癌术后需规律随访CEA指标,其他类型可能需监测特定肿瘤标志物。

日常预防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-30克,限制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。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肠镜检查,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0岁筛查。术后患者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,每周150分钟以上。出现持续腹痛、排便性状改变超过两周应及时消化科就诊,肠梗阻属急症需立即处理。保持规律作息和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