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
盆腔炎疼痛主要位于下腹部正中或两侧,可能伴随腰骶部坠胀感。疼痛区域与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等盆腔器官炎症部位相关,常见位置有耻骨联合上方、髂窝区及骶尾部。
炎症累及子宫体时表现为脐与耻骨联合之间的持续性钝痛,急性发作时可呈痉挛样疼痛。子宫内膜充血肿胀及炎性渗出物刺激神经末梢是主要机制,可能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。
输卵管或卵巢单侧感染时疼痛多集中在患侧髂前上棘内侧区域,输卵管积脓者可触及压痛性包块。疼痛常因体位改变加重,可能放射至同侧大腿内侧。
双侧附件区受累时疼痛呈对称性分布,在髂嵴连线以下形成横带状疼痛区。炎症扩散至盆腔腹膜时可出现全下腹压痛,伴有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。
盆腔炎性渗出物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时,通过骶神经反射引起腰骶部酸胀痛,久坐或排便时加剧。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,需与腰椎疾病鉴别。
盆腔充血状态下的性交动作会直接刺激炎症器官,表现为深部性交痛,多见于子宫骶韧带受累者。疼痛位置集中在阴道后穹隆深部,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。
建议急性期卧床休息并避免性生活,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、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,每日温水坐浴2次缓解疼痛。慢性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,瑜伽中的猫牛式、蝴蝶式有助于减轻盆腔粘连。出现发热或疼痛持续加重需立即就医,避免发展为盆腔脓肿或输卵管卵巢脓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