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
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物理治疗、中药调理、手术治疗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。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卫生习惯不良、邻近器官炎症扩散、性传播疾病、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,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。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、多西环素、甲硝唑等,需足疗程使用以彻底清除感染。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给药,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。
超短波、微波等物理疗法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吸收。温热疗法可缓解下腹坠痛,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改善组织修复。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急性期高热患者禁用。
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桂枝茯苓丸,湿热型可选用龙胆泻肝汤。中药灌肠可直接作用于盆腔,配合艾灸关元、气海等穴位能增强疗效。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。
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时需手术引流,宫腔镜可用于分离粘连。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,必要时行输卵管切除术。手术方式选择需综合考虑年龄、生育需求等因素。
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,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避免盆浴。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,穿着宽松棉质内裤。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,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。
盆腔炎患者日常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、瑜伽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。推荐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、西兰花,限制高糖高脂饮食。注意经期卫生,避免使用卫生棉条超过4小时。建立健康性行为习惯,治疗期间伴侣需同步检查。长期慢性盆腔疼痛可尝试热敷缓解,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。保持乐观心态,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