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盆腔炎多数情况下与男性无关,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。常见原因包括性传播感染、宫腔操作后感染、邻近器官炎症扩散、免疫力下降及不良卫生习惯。
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盆腔炎最常见的病原体,通过性接触传播。女性感染后未及时治疗,病原体可能上行至盆腔引发炎症。规范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,伴侣需同步治疗。
人工流产、刮宫等宫腔手术可能破坏宫颈屏障,导致细菌侵入盆腔。术后需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,避免过早性生活,降低感染风险。
阑尾炎、腹膜炎等腹腔炎症可能直接蔓延至盆腔。患者常伴有发热、下腹压痛等症状,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感染治疗,严重时需手术引流。
长期熬夜、压力过大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削弱免疫力,增加感染概率。调整作息、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盆腔炎复发。
经期同房、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行为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阴道。建议每日清水清洗外阴,避免阴道冲洗,经期每2-3小时更换卫生巾。
预防盆腔炎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,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下腹热敷缓解疼痛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日常选择棉质透气内裤,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。若出现持续下腹痛、异常分泌物或发热,需立即就医进行分泌物培养及超声检查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或不孕等后遗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