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
中医治疗鼻窦炎主要通过清热解毒、宣肺通窍、扶正祛邪等方法,常用方剂有苍耳子散、辛夷清肺饮、川芎茶调散、玉屏风散、通窍活血汤等。
苍耳子散由苍耳子、辛夷、白芷、薄荷等组成,具有散风除湿、通窍止痛的功效。苍耳子能祛风除湿,辛夷可宣通鼻窍,白芷散寒止痛,薄荷清凉解表。该方适用于鼻塞流涕、头痛明显的风寒型鼻窦炎,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,减轻黏膜水肿。
辛夷清肺饮包含辛夷、黄芩、桑白皮、桔梗等药材,侧重清肺热、通鼻窍。辛夷开窍醒神,黄芩清热燥湿,桑白皮泻肺平喘,桔梗宣肺排脓。对于鼻流黄脓涕、咳嗽有痰的肺热型鼻窦炎效果显著,能减少鼻腔分泌物,缓解咽喉不适。
川芎茶调散以川芎、荆芥、防风、细辛为主药,擅长祛风活血、通络止痛。川芎活血行气,荆芥祛风解表,防风胜湿止痛,细辛温通鼻窍。特别适合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窦炎伴头面部胀痛,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炎症反应。
玉屏风散由黄芪、白术、防风三味药构成,重在益气固表、扶正祛邪。黄芪补气升阳,白术健脾燥湿,防风祛风解表。针对体质虚弱、易感风寒的鼻窦炎患者,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减少感冒诱发的鼻窦炎复发。
通窍活血汤包含赤芍、桃仁、红花、麝香等成分,主打活血化瘀、通窍开闭。赤芍清热凉血,桃仁活血祛瘀,红花通经止痛,麝香开窍醒神。适用于病程较长、鼻甲肥厚的气滞血瘀型鼻窦炎,有助于消除鼻腔黏连,恢复嗅觉功能。
中医治疗鼻窦炎强调辨证施治,需根据个体体质差异调整用药。日常可配合鼻腔冲洗、穴位按摩如迎香穴、印堂穴辅助治疗。饮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适量食用白萝卜、莲藕等清热食材。保持规律作息,注意防寒保暖,适度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正气。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