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晏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
痔疮瘙痒可能由局部炎症、分泌物刺激、皮肤湿疹、细菌感染、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药物缓解、清洁护理、饮食调整、物理治疗、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。
内痔或外痔黏膜充血水肿时,炎性介质刺激肛周神经末梢引发瘙痒。急性期表现为肛门灼热感伴渗出,慢性期可见皮肤增厚。使用地奥司明片、迈之灵片等口服药物可减轻静脉淤血,配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局部抗炎。
痔核脱出导致肠液渗漏,碱性分泌物腐蚀肛周皮肤屏障。典型表现为肛门潮湿、皮肤浸渍发白。需每日用温水坐浴清洁,排便后使用不含酒精的湿厕纸擦拭,必要时外涂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。
长期搔抓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神经性皮炎,形成"瘙痒-搔抓-更痒"恶性循环。特征为皮肤苔藓样变伴抓痕。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症状,同时剪短指甲避免皮肤破损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继发感染可导致肛周脓疱或毛囊炎。伴随红肿热痛等典型感染征象。需取样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,如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,严重者口服头孢克洛。
痔静脉丛急性血栓引发剧烈胀痛伴瘙痒,触及硬结。发病48小时内可行血栓剥离术,慢性期建议采用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。需与肛裂、肛瘘等疾病鉴别。
建议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、火龙果,保持2000毫升饮水量。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,可做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。选择全棉透气内裤,夜间侧卧减少肛周压力。若瘙痒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便血、流脓,需及时进行肛门镜排查肿瘤或克罗恩病等继发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