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
夏天不出汗无汗症在男性中可能由汗腺功能障碍、自主神经紊乱、皮肤疾病、药物副作用或先天性因素引起。
汗腺发育不良或阻塞会导致出汗减少。男性若存在局部汗腺萎缩如硬皮病或广泛性汗腺导管堵塞如鱼鳞病,可能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汗。这类情况需通过皮肤活检确诊,治疗可尝试外用角质软化剂或光疗。
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脊髓损伤可能破坏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经。男性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足部无汗伴麻木,提示末梢神经受损。需控制血糖并配合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。
银屑病、放射性皮炎等皮肤疾病会破坏汗腺结构。男性若在红斑鳞屑皮损区域出现无汗,可能与局部炎症浸润有关。治疗原发病后出汗功能可能逐步恢复。
抗胆碱药如阿托品、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抑制排汗。男性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出现口干、皮肤干燥等副作用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。
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,男性患者表现为全身汗腺缺失、毛发稀疏和特征性面容。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,日常需避免高温环境并加强皮肤保湿。
无汗症男性需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,穿着透气棉质衣物,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。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、猪肝促进皮肤修复,但先天性无汗症患者需警惕过热导致的体温调节障碍,出现头晕、心悸等症状时应立即降温就医。定期进行皮肤保湿护理,避免使用堵塞毛孔的护肤品,合并慢性疾病者需监测原发病控制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