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
小儿退烧药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药物成分和适用年龄,常用安全选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。儿童退烧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,避免超剂量或混用药物。
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退烧常用药物,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。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,退烧效果温和。需注意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5次,过量可能造成肝损伤。蚕豆病患儿慎用。
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,具有抗炎、镇痛、退热三重作用。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更持久,但可能刺激胃肠道。脱水患儿、哮喘儿童需谨慎使用。两次用药需间隔6-8小时。
儿童退烧药优先选择滴剂、混悬液等液体剂型,便于准确控制剂量。栓剂适用于呕吐患儿,但吸收率个体差异较大。片剂仅适用于能自主吞咽的大龄儿童,需避免呛咳风险。
阿司匹林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,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。尼美舒利已被禁用儿童退热。退烧药不可与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联用,警惕重复用药。肝肾功能不全患儿需调整剂量。
物理降温可作为药物辅助,采用温水擦浴、减少衣被等方式。发热期间保证水分摄入,观察患儿精神状态。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、皮疹需立即就医。
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,衣着宽松透气。饮食以流质、半流质为主,如米汤、果汁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,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但避免油腻食物。体温下降期注意保暖防寒,及时更换汗湿衣物。密切监测体温变化,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。退烧药仅对症治疗,需配合医生查明发热原因。避免使用酒精擦浴、冰敷等刺激性物理降温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