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流口水是怎么回事

许瑞英 主任医师

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小儿内科

宝宝流口水可能由出牙期刺激、口腔发育不完善、吞咽功能不协调、口腔炎症、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局部护理、口腔清洁、疾病治疗等方式改善。

1、出牙期刺激:

乳牙萌出时会刺激牙龈神经,反射性增加唾液分泌。此阶段唾液呈清亮水样,常伴随啃咬行为。建议使用磨牙胶缓解不适,及时擦拭下巴预防口水疹。

2、口腔发育不完善:

婴幼儿口腔容积较小,唇舌肌肉控制力弱,无法有效储存和吞咽唾液。随着月龄增长,多数儿童在2岁左右唾液分泌与吞咽功能逐渐平衡。

3、吞咽功能不协调:

吞咽动作需要复杂的神经肌肉协调,部分婴幼儿存在暂时性吞咽功能障碍。表现为进食时易呛咳,安静状态下持续流涎。可通过吞咽训练改善。

4、口腔炎症:

疱疹性口炎、鹅口疮等感染会导致唾液分泌亢进,常伴随口腔黏膜充血、白色伪膜或溃疡。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,如阿昔洛韦、制霉菌素等。

5、神经系统异常:

脑瘫、先天性智力障碍等疾病可能造成永久性流涎,多伴有运动发育迟缓、肌张力异常。需通过神经康复训练结合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控制症状。

日常应选用纯棉围兜及时吸干口水,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清洁。出牙期可冷藏牙胶缓解肿胀,辅食添加时优先选择稍硬食物锻炼咀嚼。若持续流涎超过3岁,或伴随发热、拒食、发育落后等症状,需排查口腔结构异常、神经肌肉疾病等病理因素。哺乳期母亲需注意维生素B族补充,缺乏核黄素可能影响婴儿口腔黏膜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