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支原体是怎么得的

许瑞英 主任医师

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小儿内科

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、密切接触传播、免疫力低下、集体生活暴露、季节因素等途径引起。

1、飞沫传播:

肺炎支原体可通过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。儿童在密闭空间如教室、家庭中与感染者共处时,吸入含病原体的飞沫是主要传播方式。该病原体在呼吸道黏膜定植后引发炎症反应,表现为持续性干咳、低热等症状。

2、接触传播:

儿童接触被支原体污染的玩具、餐具等物品后,通过揉眼、摸口鼻等行为造成间接传播。支原体在体外存活时间可达数小时,幼儿园等场所的共用物品易成为传播媒介。建议定期消毒儿童高频接触物品以降低风险。

3、免疫力不足:

5-15岁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,特别是IgA抗体水平较低,对呼吸道病原体防御能力较弱。营养不良、近期病毒感染等情况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力,增加支原体感染概率。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。

4、集体环境:

托幼机构、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加速支原体传播。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时,病原体浓度易在封闭空间累积。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学校暴发疫情中支原体感染率可达60%以上,密切接触者二代发病率显著升高。

5、季节因素:

支原体感染在秋冬季高发,寒冷干燥空气削弱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,低温环境延长病原体存活时间。我国北方地区11月至次年2月为流行高峰,南方可能出现春秋双峰流行,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重叠。

预防儿童支原体感染需注重室内通风换气,每日开窗不少于3次;督促儿童养成勤洗手习惯,使用肥皂流水清洗至少20秒;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必要时佩戴口罩;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/C,如鸡蛋、胡萝卜、柑橘类水果;6岁以上儿童可进行适度户外运动增强体质。出现持续咳嗽伴发热症状时,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