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
骨性关节炎伴轻-中度疼痛的患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和基础镇痛药物联合干预。主要方法包括体重管理、物理治疗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、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、局部外用镇痛药物。
超重会增加关节负荷,加速软骨磨损。体重减轻5%-10%可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。建议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,避免爬楼梯、深蹲等加重关节压力的动作。
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冷敷有助于缓解急性期肿胀。建议每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、直腿抬高运动等康复锻炼,每周2-3次水疗或超声波治疗,可增强关节稳定性并延缓病情进展。
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用药,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。塞来昔布等COX-2抑制剂适用于有消化道风险的患者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效果明确,但需警惕心血管风险。所有口服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。
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改善关节润滑功能,疗效可持续6-12个月。糖皮质激素注射适用于急性炎症发作期,每年不超过3-4次。注射治疗需在超声引导下由专业医师操作,避免感染和软骨损伤。
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,胃肠道副作用低。辣椒碱贴片通过耗竭P物质发挥长效镇痛作用。局部用药适合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,但需避开破损皮肤。
建议患者日常穿着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,使用手杖分担关节压力。饮食中增加深海鱼、橄榄油等抗炎食物,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。避免长时间保持蹲跪姿势,居家可安装浴室防滑垫和马桶增高器。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畸形,需及时评估手术指征。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评估,疼痛加重时需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