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
小腿肌肉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、冷敷热敷、加压包扎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。拉伤通常由运动过度、准备不足、肌肉疲劳、外力撞击、柔韧性差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期立即停止活动,避免进一步损伤肌纤维。使用拐杖或护具减轻患肢负重,严重者需石膏固定2-3周。恢复期逐步进行无痛范围内的踝泵运动,防止肌肉萎缩。
损伤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,减少出血肿胀。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,可配合红外线理疗。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,皮肤敏感者需隔毛巾操作。
用弹性绷带从足背向膝盖方向缠绕,压力需均匀适度。包扎过紧可能影响血供,需定期松开检查皮肤颜色。夜间睡眠时可拆除绷带,抬高患肢加速消肿。
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,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七叶皂苷钠。外用药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,禁止在破损皮肤使用。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肿胀消退后开始跟腱牵拉训练,坐位勾脚尖保持15秒。逐步增加提踵练习,从双足过渡到单足。恢复运动前需通过单腿跳跃测试,确保肌力恢复至健侧90%以上。
恢复期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彩椒促进胶原合成,每日补充200-400mg镁元素改善肌肉功能。游泳和骑自行车是安全的低冲击运动,避免突然加速或变向动作。睡眠时用枕头垫高小腿,穿弹性袜辅助静脉回流。若两周后仍存在明显疼痛或淤青,需排查是否存在肌肉断裂或深静脉血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