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预防针是什么

胡兴胜 主任医师

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  肿瘤内科

宫颈癌预防针主要指HPV疫苗,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有二价、四价和九价三种类型,可预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。

1、二价疫苗:

针对HPV16和18型,覆盖70%以上宫颈癌致病病毒。适用于9-45岁女性,需接种三剂,第0、1、6个月各一针。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,预防持续性感染和癌前病变。

2、四价疫苗:

在二价基础上增加HPV6和11型防护,可预防生殖器疣。接种程序与二价相同,适用年龄为20-45岁。临床试验显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保护率达98%。

3、九价疫苗:

覆盖HPV16/18/31/33/45/52/58七种高危型和6/11两种低危型,预防90%宫颈癌及90%生殖器疣。16-26岁女性接种效果最佳,三剂接种间隔0、2、6个月。

4、接种时机:

首次性生活前接种效果最优,已有性行为者仍可获益。疫苗不能清除已感染病毒,但可预防未感染的HPV型别。45岁以下女性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。

5、防护原理:

疫苗含HPV病毒样颗粒,不含病毒DNA。通过诱导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入基底细胞,免疫保护期可达10年以上。接种后常见局部红肿、低热等轻微反应。

除接种疫苗外,保持单一性伴侣、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。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年做TCT检查,HPV阳性者需缩短筛查间隔。戒烟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宫颈黏膜抵抗力。接种后仍需注意观察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,疫苗不能替代常规防癌体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