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梗阻治疗方法有哪些

姜金波 主任医师

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普外科

结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、胃肠减压、药物治疗、内镜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。梗阻程度不同,治疗方法存在差异。

1、调整饮食:

轻度梗阻早期可尝试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减少固体食物摄入。选择米汤、藕粉等低渣食物,避免豆类、坚果等高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。每日分5-6次少量进食,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。

2、胃肠减压:

通过鼻胃管或肛管引流减轻肠腔压力。持续负压吸引能排出积气积液,缓解腹胀呕吐。减压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,记录引流量及性状,通常维持48-72小时观察效果。

3、药物治疗:

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、多潘立酮改善肠道蠕动。痉挛性梗阻可选用山莨菪碱解痉止痛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曲松、甲硝唑等抗生素。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。

4、内镜治疗:

对粪石或异物导致的梗阻,可在结肠镜下采用球囊扩张、支架置入或直接取除。内镜能明确梗阻部位性质,同时进行活检诊断。适用于部分机械性梗阻且无肠坏死迹象者。

5、手术治疗:

绞窄性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干预。常见术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、肠切除吻合术、肠造口术等。根据病因选择开放或腹腔镜手术,术后需预防吻合口瘘、感染等并发症。

结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膳食纤维,从嫩叶蔬菜过渡到全谷物。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锻炼促进肠功能恢复,避免久坐久卧。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肠镜,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。出现持续腹痛、发热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复诊,警惕梗阻复发或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