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滋病的皮疹是怎么样的

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

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皮肤科

艾滋病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斑块,可能由免疫抑制、药物过敏、机会性感染等因素引起,常见于胸背部及四肢。

1、早期斑丘疹:

艾滋病急性感染期2-4周可能出现泛发性红色斑丘疹,直径2-10毫米,多无瘙痒。这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免疫激活有关,通常伴随发热、咽痛等类流感症状。皮疹多在1-3周自行消退,此时需通过HIV核酸或抗原检测确诊。

2、药物过敏疹:

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如依法韦仑、奈韦拉平可能引发麻疹样药疹,表现为融合性红斑伴瘙痒。严重者可出现史蒂文斯-约翰逊综合征,伴随口腔黏膜溃烂。发现后需立即停药并更换为多替拉韦等替代方案。

3、真菌感染疹:

CD4细胞低于200个/μL时,可能发生马拉色菌毛囊炎,表现为胸背部痤疮样脓疱。隐球菌感染可形成类似传染性软疣的脐凹状丘疹。此类皮疹需通过皮肤刮片镜检确诊,并采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。

4、病毒性皮损:

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,好发于单侧躯干。传染性软疣则呈现珍珠样脐凹丘疹,多由痘病毒引起。此类皮损提示免疫功能严重受损,需评估是否启动卡波西肉瘤筛查。

5、脂溢性皮炎:

HIV相关脂溢性皮炎累及头皮、鼻唇沟时,可见油腻性黄色鳞屑斑片。这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及皮脂腺分泌异常相关,需使用酮康唑洗剂配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控制。

艾滋病患者出现皮疹时应记录皮损形态、分布及伴随症状,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。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,沐浴水温不超过38℃。合并瘙痒时可冷敷处理,但禁止自行使用含薄荷脑的外用药。建议每周监测皮疹变化,若持续扩散或出现发热、水疱等症状,需立即至感染科进行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。维持规范抗病毒治疗是预防皮疹复发的关键,同时应定期筛查梅毒、丙肝等共感染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