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
宫颈癌是否切除子宫需根据分期决定,早期患者可保留子宫,中晚期通常需切除。主要影响因素有肿瘤分期、生育需求、淋巴结转移情况、病理类型、患者年龄。
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是核心依据。IA1期无脉管浸润者可行宫颈锥切术;IB3期及以上需根治性子宫切除。病灶局限于宫颈且直径小于2厘米时,部分年轻患者可选择广泛宫颈切除术。
保留生育功能需满足严格条件:IA1-IB2期、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、无宫旁浸润。广泛宫颈切除术后妊娠率约50%,但流产风险增加3倍。40岁以上患者通常不建议保留子宫。
术前影像评估或术中冰冻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时,必须切除子宫。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者需补充盆腔淋巴结清扫,此时保留子宫可能增加复发风险。
腺癌比鳞癌更易发生宫体浸润,保留子宫需谨慎。神经内分泌癌等特殊类型恶性度高,无论分期均建议根治性切除。病理分级G3者保留子宫复发率达28%。
绝经后患者原则上建议子宫切除。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时,需评估激素受体状态。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可能选择姑息放疗替代手术。
术后需加强盆底肌训练预防压力性尿失禁,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。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,每周摄入十字花科蔬菜4次以上。定期随访应包括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,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。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盆腔疼痛需立即就诊。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