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
宝宝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、补充水分、腹部保暖、口服补液盐、益生菌调理等方式缓解。腹泻通常由病毒感染、饮食不当、腹部受凉、细菌感染、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。
暂停添加新辅食,减少乳糖摄入。母乳喂养可继续,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。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食用米汤、苹果泥、胡萝卜泥等低渣食物。避免高糖、高脂肪及粗纤维食物,减轻肠道负担。
每2小时补充50-1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,少量多次喂服。观察尿量保持6-8次/日,防止脱水。可自制补液水500毫升温水+1.75克食盐+10克白糖,比单纯饮水更能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用温热毛巾或婴儿暖贴敷肚脐周围,温度控制在40℃以下,每次15分钟。穿着连体衣或使用腹围,避免夜间踢被受凉。寒冷刺激会加速肠蠕动,加重腹泻症状。
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口服补液盐ORS,按说明书比例调配。轻度脱水按50毫升/公斤体重补充,4小时内分次服完。含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能促进钠水吸收,改善渗透性腹泻。
选用双歧杆菌、布拉氏酵母菌等儿童专用益生菌。病毒性腹泻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1-2天。避免与抗生素同服,需间隔2小时。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抑制病原菌、调节免疫发挥作用。
腹泻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、性状及尿量。母乳妈妈应避免进食生冷、辛辣食物。恢复期逐渐增加米粉、土豆泥等淀粉类食物,2-3天后再添加蛋白质。若出现血便、持续高热、眼窝凹陷、超过8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,需立即就医。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秋冬季节高发的病毒性腹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