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痛经伴随排便感主要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、子宫收缩压迫直肠、盆腔充血刺激肠道等因素有关。常见原因有前列腺素水平升高、子宫后位压迫、盆腔炎症反应、肠道敏感综合征、激素波动影响胃肠动力。
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释放大量前列腺素,该物质不仅引发子宫痉挛性收缩导致痛经,还会刺激相邻的直肠平滑肌收缩,产生便意。临床常用布洛芬、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缓解双重症状。
子宫后倾后屈的解剖变异会使胀大的子宫直接压迫直肠前壁,经期充血肿胀加剧这种机械性刺激。可通过膝胸卧位锻炼调整子宫位置,严重者需手术矫正。
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充血可能刺激支配肠道的骶丛神经,引发肠蠕动加快。热敷下腹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神经反射性肠痉挛。
约35%痛经女性合并肠易激综合征,月经期激素变化会加重肠道敏感症状。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麦胶蛋白、乳糖等诱发因素,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调节肠道功能。
黄体期孕酮水平下降会影响肠道平滑肌张力,月经来潮时雌激素骤降进一步扰乱自主神经调节,导致排便规律改变。规律有氧运动可稳定内分泌水平。
建议经期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温和运动,避免久坐加重盆腔淤血。饮食选择温热易消化的粥类、炖菜,适量补充镁元素如南瓜籽、菠菜缓解肌肉痉挛。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、血便等警示症状,及时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。建立月经周期症状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类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