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生理性卵巢囊肿是女性排卵过程中形成的非病理性囊性结构,通常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。主要有滤泡囊肿、黄体囊肿、卵泡膜黄素化囊肿、妊娠期黄体囊肿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囊肿五种类型。
成熟卵泡未破裂或闭锁后持续增大形成,直径多小于5厘米。超声显示薄壁无回声区,常伴随月经中期轻微下腹坠胀。多数在1-3个月经周期内自然吸收,持续存在需排除卵泡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情况。
排卵后黄体过度发育或出血形成,囊内富含血管易破裂。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后半段盆腔隐痛,妊娠早期可见生理性增大。孕酮检测有助于鉴别,囊肿直径超过4厘米可能发生扭转需急诊处理。
与促排卵药物使用相关,双侧卵巢多发囊肿为特征。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,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。停止促排后2-4周逐渐消退,严重腹水需穿刺引流。
妊娠8周前滋养细胞分泌hCG刺激形成,具有维持妊娠的内分泌功能。超声可见卵巢内混合回声团块,妊娠12周后随胎盘功能建立而退化。持续增大需警惕黄体瘤等滋养细胞疾病。
内分泌紊乱导致卵泡发育停滞形成串珠样小囊肿,伴雄激素升高和排卵障碍。需与库欣综合征、甲状腺功能异常鉴别,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囊肿。
建议定期妇科超声监测囊肿变化,月经干净后3-7天检查准确性更高。日常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囊肿破裂,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辅助雌激素代谢。合并持续腹痛、异常阴道流血或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需及时就诊,绝经后新发卵巢囊肿必须排除恶性肿瘤可能。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,但瑜伽扭转体式等可能增加卵巢扭转风险应谨慎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