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
牙齿根管治疗通常由牙髓感染、深龋未及时处理、牙齿外伤、牙周病逆行感染、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根管预备、根管消毒、根管充填、牙冠修复、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。
细菌通过龋洞或裂纹侵入牙髓腔导致炎症,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和冷热刺激痛。需彻底清除感染牙髓,使用氢氧化钙等药物消毒根管。治疗期间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,防止临时充填物脱落。
龋坏深入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时,细菌毒素可能引起牙髓炎。早期充填可避免根管治疗,一旦出现夜间痛需立即就诊。治疗完成后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加强防龋。
撞击导致牙髓暴露或血运中断时,可能引发牙髓坏死。外伤后需拍摄X线片判断牙根情况,及时进行根管治疗可防止根尖周病变。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能有效预防外伤。
重度牙周炎可能导致根尖孔逆行感染,此时需配合牙周治疗。表现为咬合不适和牙龈脓肿,治疗需同时处理牙周袋和根管系统。日常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可降低感染风险。
隐匿的牙体裂纹使细菌侵入牙髓,常见于咀嚼硬物后。确诊需配合染色检查或显微镜观察,完全裂至根方的牙齿可能需拔除。治疗后建议制作全冠保护剩余牙体。
根管治疗后应避免治疗侧咀嚼过硬食物2周,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治疗区域。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新发龋齿,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,可显著降低牙齿再感染风险。若出现治疗后持续疼痛或咬合不适,需及时复诊排除根管遗漏或根裂等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