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
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痛可能与尿道黏膜损伤、尿路感染、膀胱痉挛、排尿功能未完全恢复、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。尿痛通常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感,可通过多饮水、保持会阴清洁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。
导尿管留置期间可能摩擦尿道黏膜,拔管时机械刺激可能造成微小损伤。这类损伤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短暂刺痛,可能伴有轻微血尿。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,促进尿液冲刷尿道。可遵医嘱使用银花泌炎灵片、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修复黏膜。
导尿管可能将细菌带入尿道引发感染,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、变形杆菌等。除尿痛外可能伴随尿频尿急,严重时出现发热。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。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、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,配合三金片等清热解毒药物。
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改变膀胱收缩节律,拔管后逼尿肌过度收缩引发痉挛性疼痛。疼痛多位于下腹部,呈阵发性发作。可尝试温水坐浴放松盆底肌肉,必要时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等解痉药物。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恢复膀胱功能协调性。
长期导尿可能导致膀胱感觉减退,拔管后需重新建立排尿反射。此时排尿可能伴随胀痛感,残余尿量增加易继发感染。建议定时排尿训练,每次排尿后按压膀胱区帮助排空。严重排尿困难需评估是否需间歇导尿,可短期使用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改善症状。
部分患者因导尿过程产生紧张情绪,拔管后形成条件反射性尿痛。疼痛描述常与客观检查不符,可能伴随焦虑失眠。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,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。
拔除导尿管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充足,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更换。饮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可适量食用冬瓜、西瓜等利尿食材。如尿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、血尿等情况,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。恢复期间避免骑自行车等可能压迫会阴部的活动,沐浴时建议采用淋浴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