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
内出血的症状主要有呕血、便血、皮下瘀斑、头晕乏力、意识模糊等。内出血可能由外伤、凝血功能障碍、消化道溃疡、动脉瘤破裂、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,需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综合判断。
呕血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,常见于胃溃疡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。血液经胃酸作用呈咖啡渣样,可能伴随上腹疼痛、恶心等症状。急性大量呕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,需立即就医。治疗需禁食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,必要时行内镜止血或手术干预。
便血可分为鲜红色血便与黑便,鲜红色血便多源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、结肠息肉,黑便则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。长期隐性便血可能导致贫血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心悸等。结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,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,如肠镜下电凝止血或手术切除病灶。
自发性皮下瘀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,表现为皮肤青紫斑块且按压不褪色。轻微碰撞后大面积瘀斑需警惕血液病可能。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、凝血四项等,治疗需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,同时避免外伤。
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可引起头晕、乏力、活动后气促等症状,血红蛋白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值。缺铁性贫血需补充铁剂,同时排查消化道隐性出血灶。急性失血时可能出现冷汗、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,需立即扩容输血。
颅内出血或严重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意识障碍,表现为嗜睡、谵妄甚至昏迷。脑出血患者多有突发头痛、呕吐,需通过CT确诊。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、控制血压,大量失血需快速补液并手术止血。
出现内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。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,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监测血压、心率等生命体征,记录出血量及频次。所有可疑内出血病例均需急诊就医,明确诊断前禁止自行服用止血药物。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,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,同时针对原发病因进行长期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