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
产后抑郁症用药需注意药物选择、剂量调整、哺乳期用药安全和不良反应监测四点。产后抑郁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,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。
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、帕罗西汀是产后抑郁症常用药物,这类药物安全性较高。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,需谨慎使用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般不作为首选,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、既往用药史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。药物选择还需考虑对婴儿的影响,尽量选择进入乳汁较少的药物。
产后抑郁症用药通常从小剂量开始,根据治疗效果和耐受性逐步调整。初始剂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2-4周后评估疗效决定是否加量。剂量调整需考虑患者肝肾功能变化,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。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撤药反应,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。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,及时反馈用药反应。
哺乳期用药需评估药物通过乳汁分泌的量以及对婴儿的影响。舍曲林、帕罗西汀等药物在乳汁中浓度较低,相对安全。服药时间可安排在哺乳后立即服用,避开血药浓度高峰期。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嗜睡、喂养困难等异常表现。必要时可暂停哺乳或选择人工喂养。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指标。
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头痛、失眠等,多数在用药初期出现并逐渐减轻。严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、癫痫发作等需立即就医。用药期间避免饮酒,可能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。注意药物相互作用,特别是与其他精神类药物联用时。出现自杀念头等严重精神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定期进行血常规、肝肾功能检查。
产后抑郁症患者除药物治疗外,应保证充足睡眠,家人需分担育儿责任。适当进行散步、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。保持均衡饮食,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。参加产后支持小组,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。避免孤立自己,主动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。定期进行心理咨询,学习情绪管理技巧。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