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
菌斑性龈炎主要可分为慢性龈炎、妊娠期龈炎、青春期龈炎、药物性牙龈增生和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等类型。这些类型主要由菌斑刺激引起,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出血等症状,需通过口腔清洁、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。
慢性龈炎是最常见的菌斑性龈炎类型,主要由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导致菌斑堆积引起。典型症状为牙龈边缘红肿、探诊出血,可能伴随轻微口臭。治疗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,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,定期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石。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牙周炎。
妊娠期龈炎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相关,常见于妊娠第2-3个月。表现为牙龈乳头呈鲜红色瘤样增生,触碰易出血。除常规菌斑控制外,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减轻刺激,必要时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聚维酮碘含漱。产后激素水平恢复后症状多可缓解。
青春期龈炎好发于12-18岁青少年,与激素分泌旺盛和口腔清洁不足双重因素有关。牙龈充血肿胀以牙间乳头为著,可能形成牙龈假性袋。治疗强调正确使用牙线辅助清洁,可选用西吡氯铵含片抑制菌斑,需避免青春期患者因美观问题回避就医。
药物性牙龈增生常见于长期服用苯妥英钠、环孢素等药物的患者。牙龈组织纤维性增生覆盖牙冠,易继发感染。除菌斑控制外,需联合口腔科与内科调整用药方案,严重者需行牙龈成形术。日常可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增生牙龈间隙。
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多与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厌氧菌感染有关。特征为牙龈乳头火山口状坏死、自发剧痛及灰白色假膜。需紧急处理,联合使用甲硝唑片和青霉素V钾片控制感染,辅以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冲洗。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并排查HIV等基础疾病。
所有类型菌斑性龈炎均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、一次牙线清洁的基础护理,吸烟患者必须戒烟。建议每3-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,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监控血糖与口腔卫生。出现牙龈自发出血、牙齿松动等进展症状时,应立即就诊牙周科进行系统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