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有脂肪疙瘩是什么原因

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

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皮肤科

身上有脂肪疙瘩可能是脂肪瘤或皮脂腺囊肿引起的,通常与遗传因素、代谢异常、局部脂肪堆积等因素有关。脂肪疙瘩多为良性病变,表现为皮下无痛性肿块,质地柔软且可移动。

1、遗传因素

部分脂肪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,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。这类脂肪疙瘩通常生长缓慢,多发于躯干或四肢皮下,直径多在1-3厘米。无须特殊治疗,若影响外观或出现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。

2、代谢异常

高脂血症或肥胖人群易出现脂肪组织异常增生,形成质地均匀的皮下结节。这类脂肪疙瘩常伴随血脂指标异常,通过控制体重、调整饮食结构可能减缓生长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。

3、局部脂肪堆积

长期局部受压或外伤可能导致脂肪细胞异常聚集,形成边界清晰的包块。常见于肩背部等易摩擦部位,触诊有弹性感。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,较大肿块需采用脂肪抽吸术处理。

4、皮脂腺堵塞

皮脂腺导管阻塞会形成内含油脂的囊肿,表面可见黑色开口,挤压可能排出腐臭分泌物。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,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,反复发作需手术完整切除囊壁。

5、激素水平变化

青春期或更年期激素波动可能刺激脂肪组织增生,女性多见大腿或上臂内侧的多发小结节。通常无须干预,伴随内分泌紊乱者可考虑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调理。

发现脂肪疙瘩应避免反复挤压刺激,定期观察大小变化。日常保持皮肤清洁,控制动物脂肪摄入,适度运动促进代谢。若肿块短期内迅速生长、变硬或出现疼痛,需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肿块变化,必要时行病理活检明确性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