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
老年人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性单侧肢体无力、言语含糊或理解障碍、面部不对称、视力异常以及平衡失调。中风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,通常由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心房颤动等因素诱发,需立即就医干预。
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麻木、沉重或完全无法活动,可能伴随肌肉张力减退。这种症状多因大脑运动皮层或传导通路供血中断导致,需通过CT或MRI明确梗死部位。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预后,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、尿激酶等。
语言中枢受损时会出现构音不清、词不达意或听不懂他人说话,医学上称为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。此类症状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,需进行语言功能评估。康复训练联合尼莫地平、丁苯酞等药物有助于功能恢复。
典型表现为口角歪斜、鼻唇沟变浅,微笑时两侧面部肌肉运动不对称。中枢性面瘫常伴随其他神经系统体征,与周围性面瘫不同。需警惕脑干梗死可能,可通过甲钴胺、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。
突发视野缺损、复视或单眼失明提示枕叶或脑干视觉通路受损。部分患者会出现同向偏盲,即双眼同一侧视野看不见。此类症状需与眼底病变鉴别,必要时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。
小脑或前庭系统缺血会导致行走不稳、眩晕伴恶心呕吐,患者常描述为天旋地转。需与耳石症等外周性眩晕区分,后循环缺血风险较高,可考虑使用倍他司汀、氟桂利嗪等前庭抑制剂。
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保持平卧位,避免搬动头部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,低盐低脂饮食,适度进行有氧运动。定期监测房颤等危险因素,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、他汀类药物预防复发。康复期可结合针灸和肢体功能训练促进神经功能代偿。